在 Web 服务中,限流是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过载的重要手段。Nginx 的 limit_req_zone
模块提供了灵活的限流机制,其中 burst
参数允许缓存处理一定程度的突发请求,从而平滑流量。然而,当 burst
队列设置得较大时,请求排队时间变长,导致用户响应时间(RT)增加,影响用户体验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Nginx 引入了 nodelay
参数,它允许请求在排队时立即被处理。本文将详细介绍 burst
和 nodelay
参数的作用,并通过实际测试展示其效果。
配置基础
首先,我们回顾一下基本的限流配置,并引入 burst
参数:
http {
limit_req_zone $binary_remote_addr zone=mylimit:10m rate=2r/s;
}
server {
listen 80;
server_name example.com;
location / {
limit_req zone=mylimit burst=4;
}
}
在这个配置中,每个 IP 的请求速率被限制为每秒 2 次,同时允许最多 4 个突发请求进入队列缓存处理。如果突发请求超过 4 个,多余的请求将被拒绝或延迟处理。
引入 nodelay
参数
为了优化请求排队时间,我们可以在 location
块中使用 nodelay
参数。 nodelay
参数与 burst
一起使用时,允许请求在进入 burst
队列后立即被后台 worker 处理,而不是等待前面的请求处理完。以下是修改后的配置:
http {
limit_req_zone $binary_remote_addr zone=mylimit:10m rate=2r/s;
}
server {
listen 80;
server_name example.com;
location / {
limit_req zone=mylimit burst=4 nodelay;
}
}
在这个配置中, nodelay
参数的加入意味着只要请求能够进入 burst
队列,就会立即被处理,而不需要等待前面的请求按照限流速率逐个处理完。
nodelay
的影响
使用 nodelay
参数后,系统瞬间的 QPS(每秒查询率)可能会超过 rate
设置的阈值。这是因为 nodelay
允许突发请求立即被处理,而不是按照 rate
的速率平滑处理。然而,这种瞬间的超载通常是可接受的,因为它仅限于 burst
队列中的请求数量,并且可以被系统快速处理。
实际测试
为了验证 burst
和 nodelay
参数的效果,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测试:
测试环境:
- Nginx 服务器已配置好上述限流规则。
- 使用 Apache Bench 或自定义脚本发送请求。
测试案例:
- 单个 IP 在短时间内发送 6 个请求。
测试命令(使用 Apache Bench):
ab -n 6 -c 6 http://example.com/
-n 6
:表示总共发送 6 个请求。-c 6
:表示同时并发 6 个请求。
预期结果:
- 前 4 个请求:由于
burst=4
且nodelay
被设置,这 4 个请求将立即被处理。 - 后 2 个请求:由于已经超过了
burst
允许的突发请求数,这 2 个请求可能会被拒绝,或者根据 Nginx 的处理机制和系统负载,可能会被延迟处理(但这取决于具体的请求处理时间和 Nginx 的配置)。
实际运行结果:
- 在 Apache Bench 的输出结果中,可能会看到大部分请求成功,部分请求失败。
- 成功的请求数应该接近或等于
burst
值(4 个),并且这些请求的处理时间应该相对较短,因为nodelay
允许它们立即被处理。 - 失败的请求数应该等于或少于超出
burst
值的请求数(2 个)。
示例输出(可能因环境而异):
This is ApacheBench, Version 2.3 <$Revision: 1807734 $>
Copyright 1996 Adam Twiss, Zeus Technology Ltd, http://www.zeustech.net/
Licensed to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, http://www.apache.org/
Benchmarking example.com (be patient)
Server Software: nginx/1.21.6
Server Hostname: example.com
Server Port: 80
Document Path: /
Document Length: 0 bytes
Concurrency Level: 6
Time taken for tests: 0.015 seconds
Complete requests: 6
Failed requests: 2 (Connect: 0, Length: 0, Exceptions: 2)
Total transferred: 960 bytes
HTML transferred: 0 bytes
Requests per second: 400.00 [#/sec] (mean)
Time per request: 15.000 [ms] (mean)
Time per request: 2.500 [ms] (mean,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)
Transfer rate: 62.50 [Kbytes/sec] received
...
(注意:实际输出可能会因网络延迟、服务器性能等因素有所不同。)
分析:
- 在这个测试中,有 2 个请求失败,这符合我们的预期,因为
burst=4
只允许 4 个突发请求。 - 成功的请求数为 4,且由于
nodelay
的作用,这些请求的处理时间相对较短。
结论
通过引入 nodelay
参数,Nginx 能够更高效地处理突发请求,减少请求排队时间,从而提高用户体验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 nodelay
可能会导致系统瞬间的 QPS 超过 rate
设置的阈值,因此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承载能力和业务需求来合理配置 burst
和 nodelay
参数。
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系统性能来测试和调整限流规则,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和用户体验。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,请随时留言交流。